分类: 资讯

刘大厨美食资讯频道介绍美食最新资讯,最新菜谱,美食行业最新动态发展

  • 宫廷御宴的座次

    宫廷宴饮的座次礼仪最为繁琐,其主要特征是处处体现着君尊臣卑。如历代朝廷举办的大宴、朝宴、外藩宴、千叟宴、修书宴、除夕宴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区别。        根据文献记载宫廷宴饮的座次礼仪中,清代宫廷在太和殿举办的正旦大宴,所用宴桌、式样、桌面摆设,所上的点心、群膳、冷膳、热膳以及所用餐具的形状、名称都不相同。
            首先,宫廷宴饮的座次礼仪中皇帝用御宴桌张设在殿内宝座前,殿 , 内两侧再设前引大臣,后扈大臣,豹尾班侍卫,起居官,内外王公, 额驸以及一、二品文武大臣和台吉,塔布囊,伯克等人员的宴桌共一百零五张。
            其次,在太和殿檐前下的东西两侧,陈中和韶乐、理藩院尚书、侍郎及都察左都御史、副都御史等人的宴桌。
            再次,宫廷宴饮的座次礼仪中丹陛上设宴桌四十三张,入宴的是二品以上的世爵、侍卫大臣、内务府大臣及表演喜庆舞、庆隆舞的大臣。最后,丹墀两翼的棚下陈三品以下文武官员的宴座。由此可见,宫廷宴会座次中的尊卑等级极为鲜明。
            再如,清朝皇帝平时一般多单独进膳,只有在新春佳节或者皇帝特许的情况下,才令总管太监传旨,由内宫后妃、皇子等陪宴,吃一顿团圆饭。即使是这样少有的家庭宴饮,也要表现出尊卑等级的特点。
            宫廷宴饮的座次礼仪中皇帝用金龙大宴桌,皇帝两边分设头桌宴、二桌宴、三桌宴等,左尊右卑,皇后、妃嫔、皇子、王子、贝勒等均按地位和身份依次入座。所进餐品种、食用器皿也依其地位各有区别。
            如乾隆二年(1737年)除夕,乾隆传旨在乾清宫举办家庭宴会,乾隆用金龙大宴桌,坐北朝南;御桌左捶手,设皇后头桌宴一桌,娴妃二桌宴一桌,嘉妃、陈贵人三桌宴一桌;御桌右捶手,设贵妃头桌宴一桌,纯妃二桌宴一桌,海贵人三桌宴一桌。
            乾隆四十一年(1776)除夕,又传旨设家庭除夕大宴。乾隆宴桌的布置是:头路,松蓬果罩四座,青白玉盘盛点心五品;二路,一字高头点心九品;三路,圆肩高头点心九品;四路,红色雕漆果盒两副,苏糕四座;五至八路各上膳肴十品。全桌分八路,陈膳六十三品。
            此外,在膳桌东边,还陈奶子一品、小点心一品、满族油糕一品、炉食一品、鸭子馅临清饺子一品,米面点心一品。御桌左 边胨放金勺、叉子,右边摆羹匙、象筷,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宫廷宴饮的座次礼仪里记载后妃的宴桌分两排,设在皇帝宴桌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宴桌上,按后妃地位之别,分绿龙黄碗、白里酱色碗、里外酱色碗、霁红碗,每桌有高头点心五品,干湿点心四品,银碟小菜四品。
            宴始,乾隆先在中和韶乐声中升上御座,尔后,总管太监步出殿外,皇后、妃、嫔、贵人、常在等依次入宴,在乐曲中,太监先给乾隆送膳盒一对,左盒盛红白鸭子大菜汤膳及粳米膳各一品,右盒盛燕窝捶鸡汤及豆腐汤一品,太监将食物取出后,再给后妃上汤膳和粳米膳各一品,盒膳传毕,传酒馔,皇帝的酒馔分五路,每路八品,共四十品,当皇帝酒馔摆完头路后,为后妃设各桌酒宴,后妃酒膳每桌十五品,皇帝进酒后,后妃依次进酒,酒毕,又送果茶,接着后妃起座,总管太监启奏宴毕。
            至此,除夕之夜的皇室家宴便宣告结束。

  • 清代宫廷菜—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菜,又是给慈禧太后做六十大寿的吉祥菜。只因它的造型奇特,口感鲜香,而赢得太后的赞赏。后来演变成为京菜、苏菜及粤菜谱中有代表性的菜品。

           据说,当年皇太后的寿宴设在大报恩寺里。为庆寿诞,宫里宫外文武百官都忙活开了。有一天,素来静寂的大报恩寺上空飞来许多珍禽异鸟,一会儿凌空飞翔,一会儿盘旋庙宇之间,还不时发出百鸟齐鸣的悦耳之音清代宫廷菜,充满了吉祥和热烈气氛,引来过往的行人驻足观赏。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光绪皇帝的耳中。他问:“能不能再设法做一道‘百鸟朝凤’的寿菜,寿诞之日献上,岂不让老佛爷更高兴!”经过多番议论之后,后官主管便决定立即试制“百鸟朝凤”。

           寿诞之日到了。大报恩寺里珍禽雅集,百鸟争鸣。五彩缤纷的飞鸟,舞动着美丽的翅膀飞上飞下,发出动人的乐音。慈禧太后大喜过望,也比往昔分外的精神。寿宴开始了,后宫主管亲手捧上鲜香四溢的美馔“百鸟朝凤”,端端正正地摆在诸多佳肴正中。看着珍馔,听着光绪皇帝向她做的介绍,皇太后不住地点头赞许。席间老人家谈笑风生,并对平生头一次品尝到的“百鸟朝凤”美味更是赞不绝口。她把制作此馔的御厨美美地夸赞了一通,还让皇上一定要多赏他们的金银。

           后来,宫中后妃及皇亲国戚做寿都用此菜。随着朝廷的军政要员出巡各地,逢到做寿也用此菜。于是,“百鸟朝凤”就传于各地。北京、湖北、广州等地都曾经流行过,不过菜肴名称及其用料略有变化,在广州曾经被改为“百鸟朝凤凰”,现在各地仍称“百鸟朝凤”,但用料与旧时不同,有的取用公鸡头、鸡脯肉和鸡蛋、鸡皮制成凤凰,再取用凤尾虾、鲜虾肉制成小鸟形,制成百鸟朝凤形状。

  • 中国传统宫廷美食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孙中山先生曾将中国的饮食文化誉为中国在世界上的骄傲,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到说:“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因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没有往日的辉煌,到今天,只有少部分经典的传统饮食被保留了下来。那么到底有哪些美食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魅力呢? 1、宫廷奶酪
           北京宫廷奶酪曾是在元、明、清三朝皇家独享的宫廷小吃。原味的宫廷奶酪“浓、稠、凉、细、滑、香、甜”,用瓷碗装着,倒过来还能做到“纹丝不动、一滴不洒”!现在,这小小一碗奶酪大概8块钱一碗,品质、品味儿都不错!
        2、宫廷豌豆黄
            豌豆黄既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正宗的宫廷饮食,是当年御膳房根据民间小枣“糙豌豆黄”改进而成的。制法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后切成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细腻纯净,入口即化。豌豆黄是慈禧的最喜爱的小吃之一,据说当年慈禧在北海歇凉,无意遇到了做豌豆黄和芸豆卷的,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后传入宫中。现在春季正是吃豌豆黄的好季节,在北海的仿膳饭庄、传统的庙会上等都能吃到。
        3、佛跳墙
            佛跳墙是福州传统的名菜,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也是清宫满汉全席中首推的美味。皇家佛跳墙以刺参、广肚、鱼翅、鲍鱼、瑶柱、鸽蛋、火腿、蹄筋、鸡鸭等20多种山珍海味为原材料,加骨汤、绍酒、白萝卜球等辅料和多种百年不变的香料精工调配,再以荷叶密封于酒坛中,用文火煨制而成。味道荤香醇厚,鲜美绝伦,浓香醉人。据说,道光年间几个秀才品尝这道菜后,发出“坛起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感慨,才被正式冠以“佛跳墙”之名。据说,毛主席当年就特地去福州品尝了这道菜。
        4、太和饼
            方出《清太医院秘录医方》,是一首食疗保健,健脾益气方剂。方中山药、莲子、白术、芡实、茯苓均为健脾益气佳品,其中芡实兼有固涩之功,茯苓兼有利湿之效,一固一利,固正气利湿邪,颇有配伍之妙。现代研究表明茯苓(见前面)、白术、山药、莲子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中山药可降血糖、降血脂,而莲子、芡实尚有抗癌作用,可见本方养生益寿抗衰作用并非一般。
        5、清宫茯苓糕
            此为清宫食疗秘方。茯苓,《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是古代医家常用的益寿药。现代研究证明,茯苓主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组胺酸、麦角甾醇等,具有镇静和降血糖作用。茯苓聚糖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并有较强的抗癌作用。莲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芡实,《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主治“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人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
        6、老北京宫廷酸梅汤
      酸梅汤是北京的传统饮品,老北京人都爱喝酸梅汤。其实,酸梅汤在我国是源远流长的。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为饮料。古籍中所载的“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而我们现在喝的酸梅汤起于清代宫廷,它比西欧传入我国的汽水要早150年。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加深,酸梅汤越来越受全国人民的欢迎。而在目前众多的酸梅汤品牌中,正宗酸梅汤当属九龙斋了。
            九龙斋出身于乾隆年间御茶坊。当年,乾隆皇帝下令改善饮食结构,要替代当时容易发胖的酸汤子。御茶房便将去油解腻的乌梅、化痰散瘀的桂花、清热解毒的甘草、降脂降压的山楂、益气润肺的冰糖一起熬制成酸梅汤。酸梅汤一问世,就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也受到了王公大臣们的追捧,被誉为“清宫异宝”。
      后来配方传至民间,发展成为“京都第一酸梅汤”九龙斋。光绪三十二年刊《燕京岁时记》说:“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以前门九龙斋为京都第一。”九龙斋在社会的变迁中历经波折,直到2009年燕京集团与故宫博物院紧密合作,搜集、整理了宫廷御茶房酸梅汤配方(即原九龙斋酸梅汤配方),以现代科技打造九龙斋,才使得这个百年品牌重新焕发青春。
      现在的九龙斋正宗酸梅汤严格按照宫廷秘方制造。在原料选取上,九龙斋挑选上等青梅作为乌梅原料,然后将乌梅、桂花、甘草、陈皮、山楂等原料用冰糖熬制,再利用现代化设备经冷却、沉淀、离心、过滤等工艺制成酸梅汤。而在制造工艺上,九龙斋酸梅汤则严格按照宫廷秘方要求,采用传统熬制工艺,经过两次70分钟熬制而成。因此,九龙斋呈现给消费者的不仅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宫廷酸梅汤,更是中国的宫廷饮食文化。

  • 银杏果的图片

    银杏果树的照片

    银杏果树的照片

    剥开的银杏果

    剥开的银杏果

    银杏果壳和果肉

    银杏果壳和果肉

    未熟的银杏果

    未熟的银杏果

    中药银杏果

    中药银杏果
  • 第32届中国厨师节:海内外厨师齐聚福州 切磋中华名菜名点

    央广网福州10月23日消息(记者龚雯)10月20日至22日,第32届中国厨师节、第6届世界厨师艺术节暨第32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22日举行的第32届中国厨师节颁奖典礼上,9名大厨获“2022年度最美厨师”荣誉称号,另有10名大厨获“2022年度最美厨师”入围奖。

    2022年度最美厨师颁奖典礼(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近400位“金厨邀请赛”选手现场烹制全国各地特色美食,带来色香味俱全的“金厨名菜名点展”;百余位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师徒带来“师门宴席展”;福州本地知名餐饮企业悉数亮相,带来“福州特色宴席展”;35支全国省市代表队的70位选手参加首届全国西餐烹饪技能总决赛;世界烹饪大师现场授艺;2023国际中餐青年名厨排名赛选手现场竞技……

    本届中国厨师节以“创新技艺·匠心传承·繁荣餐饮·味享世界”为主题,通过展览展示、论坛会议、专业赛事、品鉴交流、走访考察等近20项专业活动,架起餐饮全产业链桥梁,凝聚广大餐饮人智慧和力量,发出中国餐饮最强音。

    2023世界厨师艺术大会暨中华美食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赛事展览架桥梁 打造中华餐饮盛会

    今年,中国厨师节活动作为2023年商务部中华美食荟系列活动之一,吸引40多家省市行业组织、600多家餐饮企业、50多个职业院校、港澳台同胞和亚洲各国的厨师及餐饮企业代表、千余名中国餐饮行业精英共同参与。

    据介绍,中国厨师节历经31届持续打造和成功举办,已经成为展示行业发展成果、展示主办城市餐饮新风采、促进行业交流互鉴、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拉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被誉为“中国厨师峰会”和“餐饮行业的广交会”。

    10月20日恰逢世界厨师日,在第32届中国厨师节开幕的同时,首届全国西餐烹饪技能总决赛鸣锣开赛,上千位中外厨师切磋烹饪技艺、共庆节日。

    首届全国西餐烹饪技能总决赛是得到世界厨师联合会认证的专业赛事。世界厨师联合会亚洲区主席梁世安表示,总决赛选手提升了烹饪技艺,打破了口味、摆盘和创新的界限,“随着这一次高水平赛事的举办,中国厨师展示出的高水平烹饪技能必将提升中国在全球烹饪舞台的地位。”

    于21日下午举办的2023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师徒传承鉴证盛典,是中国厨师界的一大盛事。活动当天,共有10位中国烹饪大师进入名人堂尊师名录,22位中国烹饪大师进入名人堂导师名录。

    2023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师徒传承鉴证盛典现场(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2023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师徒传承鉴证盛典现场(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厨师节活动同期举办的第32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规模大、品类全。展览总面积1.1万平方米,汇聚了全国100多家优质餐饮相关企业参展,展品类别包括餐饮食材、餐饮原辅材料、餐饮调味品、餐饮供应链、餐饮设备、餐厅用品、烹饪厨具、非遗及地方美食等八个方面。

    博览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餐饮收入达到37105亿元,同比增长18.7%;餐饮收入增幅领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1.9个百分点,展示出行业强劲韧性和发展潜力。

    “今年,我国餐饮业恢复持续向好,规模达到同期历史新高,整个行业即将迈入5万亿元时代。餐饮业的繁荣发展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如是说。

    闽菜闽厨齐亮相 争创“世界美食之都”

    在福州特色宴席展区,福州市老字号餐饮企业带来“闽都福宴”“船政宴”“和谐福宴”“侯官古宴”“客家风情宴”等十余款特色宴席。

    “今年,我们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以闽菜为主题的闽菜文化博物馆,福州被授予‘国际(闽菜)美食之都’称号,并被列入闽菜地标美食城市名录。”福州聚春园饭店有限公司行政总厨杨伟华说,在福州餐饮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闽菜必将在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上迈上新台阶。

    此次厨师节上,14位闽菜大师获第32届中国厨师节“中国金厨奖”。中国烹饪协会授予聚春园佛跳墙宴、闽都福宴、船政宴、和谐福宴、闽都宴、闽都红福宴、侯官古宴、朝阳闽灶宴、客家风情宴、宋元海丝宴、郑春发佛跳墙宴、长乐乡宴、同利太平盛宴、闽王宴14台宴席“中国福州名宴”称号。

    宋元海丝宴(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侯官古宴(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此外,聚春园大酒店、闽菜文化博物馆·福宴馆、文儒九号等22家福州餐饮店,在第32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中被授予“福州名店”称号。

    福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州市与中国烹饪协会在本次中国厨师节活动中深化合作,福州的厨师、“名菜”和餐饮企业脱颖而出,助力福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促进福州市餐饮产业发展,提升福州餐饮烹饪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三天来,我们在这千年文脉延绵的有福之州,共襄中国餐饮盛会。闽菜的味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所有来宾爱上福州,宣传福州,做有福之人,常来福州!祝愿福州市的餐饮业繁荣发展更上一层楼!”22日,在第32届中国厨师节闭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佟琳如是说。

    10月22日,第32届中国厨师节闭幕(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此次活动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福州市商务局支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协办。

  • 藕粉的作用(藕粉的功效)

    藕粉是非常不错的滋补品,人人都可以食用。可以当作甜点一天冲一碗,特别是当你心烦意乱,火气旺盛,可以稍微比平常多多吃点藕粉,对身体的调养有一定的好处。

    一、清热凉血

    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莲藕味甘多液、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

    二、通便止泻、健脾开胃

    藕粉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

    三 、止血散瘀

    藕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藕还能凉血,散血,中医认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 藕粉的营养价值藕粉除含淀粉、葡萄糖、蛋白质外,还含有钙、铁、磷及多种维生素。中医认为藕能补五脏,和脾胃,益血补气。生藕性味甘凉,加工成藕粉后其性也由凉变温,既易于消化,又有生津清热、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之功效。

    四、美容作用

    藕粉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藕粉是效果显著而且价格低廉的的美容品,其丰富的营养有洁肤,美白功效。另外还能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细胞的再生活力,让肌肤平滑细腻,因此常常被制作成藕粉面膜,适合任何肤质使用。

    吃法:直接用开水冲熟即食

    先倒一杯开水凉5分钟备用,将50克左右的藕粉倒入碗中,待开水凉至温水时倒入少量到藕粉中,用勺子不停的搅拌。边倒边搅,水不易过多,刚好被藕粉吸收即可,检查一下是否有颗粒状的藕粉未散开,用勺子压散,直到藕粉和水完全溶解,再倒入适量的开水,同时勺子也要不停的搅拌,直到藕粉就变得晶莹剔透,证明藕粉被开水烫熟了,可以食用。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加一些白糖,使口感更加好。

  • 中烹协:第32届中国厨师节将于10月在福州举办

    据中国烹饪协会消息,第32届中国厨师节将于10月20日—22日在福州市举办。

      据悉,本届中国厨师节以“创新技艺、匠心传承、繁荣餐饮、味享世界”为主题,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并获得福州市商务局支持。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邓立表示,本届中国厨师节共有四大主题内容,涵盖十余项亮点活动。

      在技艺交流部分,本届中国厨师节搭建了全国厨师一站式观摩学习各大菜系名菜、厨艺交流的平台——金厨菜肴展。来自全国各地400余位名厨将现场制作不同菜系不同风格的特色菜肴和创新菜品。这些精品菜肴,将在金厨菜肴展区统一亮相。

      在展览展示部分,本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展览总面积1.1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全国百余家优质企业参展。展品类别包括餐饮食材、餐饮原辅材料、餐饮调味品、餐饮供应链、餐饮设备、餐厅用品、烹饪厨具、非遗及地方美食等8方面的内容。地方特色展区将由福州市、泉州市、济南市、重庆市、宜宾市等地的优质食品餐饮相关企业组成展团,带来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展示。

      在专业论坛部分,策划了高规格、高水平的“美食连接世界的美好——2023世界厨师艺术大会暨中华美食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论坛将邀请国内外名厨大师解读烹饪艺术的真谛,介绍中国和全球不同区域的餐饮发展潮流和饮食文化特色。

      在专业赛事部分,中国烹饪协会将在厨师节期间举办“首届全国西餐烹饪技能总决赛”。据悉,本届比赛为世界厨师联合会认证赛事,非常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名厨交流、创新优秀菜肴,激发广大职业厨师勤奋学习和自觉提高烹饪技艺的热情,从而推动行业优化升级和餐饮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本届中国厨师节期间还将举办2023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工作年会、2023餐饮业经销商论坛等活动,从不同视角展现中国餐饮业蓬勃发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 第32届中国厨师节相聚福州

    686564851-s.jpg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致辞

    1670198731-s.jpg

    潮州市副市长朱丹致辞

    1751816941.jpg

    福州市成为第32届中国厨师节举办地

    1449311676.jpg

    闭幕式由乔杰副会长主持

    11月20日,中国烹饪协会在潮州举办了第31届中国厨师节闭幕式暨第32届中国厨师节交接旗仪式。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潮州市副市长朱丹,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徐强,福州市人民政府原秘书长、厨师节早期组织者之一胡冀闽,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尚哈玲,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佟琳、副会长乔杰及协会多位副会长,潮州市政府及各县区负责人、市直各单位负责人,2021年度最美厨师,金厨奖获奖者,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协会、餐饮企业代表和有关业内人士、媒体朋友共聚一堂,共话友情。

    朱丹副市长首先致辞,他说,厨师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餐饮界人士和文化专家学者齐聚潮州,500多家企业、数百名业界代表通过“会+赛+展”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进行互动交流,共品特色美食,共话餐饮文化,共商发展大计,推动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和厨艺创作汇聚交融、切磋互鉴,充分展示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厚重底蕴、优秀成果,这对于更好地传承、创新和发展潮州菜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促进作用。我们期待全国各省市的烹饪大师、美食专家加强与潮州餐饮业的交流合作,多来潮州展示技艺、传经送宝,多为潮州餐饮业发展出谋献策。

    杨柳会长表示,本届厨师节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在凤城潮州绽放出了令人瞩目的绚丽光彩,真正办成了行业的盛会、城市的盛会,进一步弘扬了新时代厨师坚持奋斗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拓宽了潮州菜和潮州饮食文化的发展道路,筑牢了餐饮产业上下游联动发展的共同基础,成为餐饮行业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效举措,达成了预期目标。

    根据福州市人民政府的申请,经中国烹饪协会研究决定,第32届中国厨师节将于2023年在福州举办。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潮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丹和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徐强登台,进行了中国厨师节旗的交接。中国厨师节旗的交接,预示着厨师节由潮州顺利迈入福州。

    本届厨师节,得到了许多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他们是:战略合作单位: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李锦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廷宴潮菜中央厨房有限公司。合作单位:广东金强艺陶瓷实业有限公司、中茶(广东潮州)茶叶有限公司、潮州市橄醇食品有限公司。

    三天时间内,众多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和厨界精英聚首潮州,在喜庆热烈、友好和谐的氛围中,参加了2021年度金厨奖、2021年度最美厨师、“国家级非遗潮州菜”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中国潮州菜烹饪技能大赛、第31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暨潮州美食节、乡村振兴主题宴席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与会代表及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相信,31届厨师节将永留史册。

    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第32届中国厨师节,在千年文化古城福州再相聚!

  • 第三十一届中国厨师节在潮州开幕

    749508751-s.jpg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致辞

    62649613.jpg

    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广延致辞

    1248881638-s.jpg

    嘉宾们为本届厨师节启动开幕仪式

    1281852421.jpg

    领导巡展

    11月的潮州,风光锦绣,草木葱茏。11月19日,第31届中国厨师节在潮州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厨师齐聚一堂,共襄美食盛宴。本届厨师节以“美食如潮,四海共享”为主题,由中国烹饪协会和潮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会期三天。厨师节活动内容包括会议论坛、表彰盛典、烹饪赛事、展览展示等部分。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广延,潮州市委副书记王文森,潮州市副市长朱丹,潮州市政协副主席雷伟平,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尚哈玲,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和多位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商务厅副处长陈锦庚,厨师代表潮州菜非遗传承人陈育楷以及全国各省市餐饮行业组织的会长、秘书长、各地厨师代表、餐饮供应商服务商代表和多家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本届厨师节活动。

    杨柳会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她表示,本届厨师节恰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之际,希望全行业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将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全行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厨师形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今年1-9月,餐饮市场呈稳步恢复态势。杨柳会长希望餐饮企业关注行业新动向,抓住机遇,创新经营模式,开拓新的增长路径,充分发挥餐饮业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内循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何广延代表潮州市委、市政府对中国烹饪协会、省有关单位以及各界朋友对潮州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潮州菜是潮州绵延千年的历史精粹、精益求精的文化凝炼、创新发展的示范标杆,是潮州历史演变的最美缩影与海内外潮人的味觉印记,享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夫菜”美誉。近年来,潮州更是瞄准预制菜等餐饮业新蓝海、新风口,全力打造现代食品战略性产业集群,一跃成为“中国食品名城”“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

    何广延表示,当前,潮州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致力打造“世界美食之都”。此次中国厨师节在潮州举办,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擦亮“中国潮州菜之乡”金字招牌的有力举措。我们将坚持以食为媒、以食会友,严格食品安全管控、讲好饮食文化故事、打造餐饮美食盛会,在守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的基础上,让各地美食走向广阔市场、走进千家万户。诚挚邀请大家“沉浸式”“体验式”了解潮州、品味潮州,共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贡献积极力量。

    潮州菜非遗传承人陈育楷分享了探索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共进之路。

    本届厨师节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国家级非遗潮州菜”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2022年度工作会议、潮州烹饪大师传承鉴证盛典、2021年度金厨奖、2021年度最美厨师颁奖盛典、第31届中国厨师节专项比赛——中国潮州菜烹饪大赛、第31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暨潮州美食节等活动。

    本届厨师节得到了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等协办单位,以及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金龙鱼、李锦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廷宴潮菜中央厨房有限公司等战略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佟琳主持开幕式。

  • 专家谈鲁菜(二)

    济南面点

    杨春丽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之南而得名,是灿烂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济南地区粮食作物种类繁多,品种丰富。由于济南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平原面积较大,土壤肥沃,且地区内泉湖众多,丰富的水资源为济南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因此济南农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稻谷、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等农作物的产量均较高。清道光二十年《济南府志》载:“谷之属有稷、黍、秫谷、禾参子、稗子;麦有小麦、大麦、改麦、青稞麦;豆有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豇豆、青黄豆等;大豆有黄、黑黎之分,小豆有红小豆、白小豆之别;高粱、玉蜀黍、稻谷、荞麦皆有种植。”另外在南部山区丘陵地区,这里沟谷相间,昼夜温差大,适合林果、药材和畜牧生产,盛产柿子、苹果、梨、杏、桃等果品。自1840年至济南解放前100多年间,济南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谷子、高粱、大豆、稻谷等,共有品种约90个。1948年济南解放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注重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各粮食作物品种进行了几次大的更新。至1985年,全市拥有小麦、玉米、地瓜、谷子、高粱、大豆、稻谷和小杂粮优良品种274个。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历代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出众多优良品种。如粮食作物中有“一地开花满坡香,一家做饭四邻香”之称的明水香稻,明代《天工开物》中有“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天,不足尚也”的记述,又《济南府志》记载:“稻非此地常产,历章诸处稍稍有之,其美者则以章丘明水之最”。此外还有以“东路阴天旱”为优的龙山小米,果品中的红玉杏、泰山白梨、鸡爪绵核桃,蔬菜中的章丘大葱、北园白莲藕、唐王大白菜,经济作物中的平阴玫瑰花等,都是驰名省内外的济南土特名产。

    在济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上,禾本科作物的种植始终居重要地位。其中,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济南境内广布。春秋时期的《诗经·鲁颂·閟宫》有“黍稷重穋,稙稺菽麦”的记述。鲁国的史书《春秋》中多处有“麦灾”的记载。西汉《淮南子·坠形训》中有“济水通和而宜麦”的论述。北魏《齐民要术》中,麦类列于黍、稷、梁、秫、豆、麻之后。唐末《四时纂要》中小麦的地位已与粟、稻相平。另民国二十二年七月《齐河县志》载:“麦大小二种,秋种夏收,有种于春月者,俗名转弯,麦颖殊而收歉,非常种也。小麦粒小于麰,为用较大麦尤广。”可见小麦等禾本科粮食作物为济南农业种植的主要作物。

    济南在清代已成为中国面点的一个重要流派,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广泛种植以及山区丘陵地区畜牧业的生产为济南的饮食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济南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素以面粉食品为主,制作技术精湛,注重造型美观,讲究馅心口味多样,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味,旧时汇泉楼的银丝卷,燕喜堂的萝卜丝酥饼、豆沙包,四海亭的炸糕,又一新小馆的清油盘丝饼,便宜坊的锅贴,萃华楼的各种面条,草包的猪肉灌汤包,雪花桥徐盛堂的八批果子,又一新的盘丝饼、馅饼,熊家扁食楼的三鲜扁食,盐道口的小烧饼,宴宾楼的炸三角,半里香的饼,震鲁阁的煎包,西城斋的焖饼,赵家干饭铺的把子肉,劝业场的五仁面茶,张贯勇的肘子米粉,洛口镇的枣旮旯,百花村的水晶包,文升园的油,三合馆的糁,雷家粥铺的甜沫,运署街的福庆斋肉烧饼,回民饭店的麻酱烧饼,顺和号的马蹄烧饼,芙蓉街北首一店铺制作的薄脆,聚乐园的家常饼,义盛居的麻汁凉面,德俊斋的油酥烧饼,秦家饭铺肉盒,聚乐轩糖鼓子烧饼,兴圣成高桩馍馍,增盛居八股糖麻花,魏家庄面食铺的单饼、烧饼、菜饼,顺和居的鸡肉灌汤包,王家粥铺葱花油饼,沂州小馆鸡汤糁,茂圣居盘瓤饼,聚生成豆腐脑等,还有走街串巷叫卖的枣切糕、发糕、五仁面茶、炸糖饼、凉粉……这些闻名遐迩的食摊饭馆,往往是祖孙数代相传,具有独得之秘,滋味迥异,至今留有口碑。

    《济南府志》载:“惟济南水路辐辏,商贾相通,倡优游食颇多”。又有“大明湖之蒲菜、茭白、莲藕之美蔬”,“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济南作为省会,随着年代的不断推进,使古老的点心制作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既能集齐鲁小吃之精华,又能采南北小吃之风味,创造了品种繁多,色泽鲜艳,口味丰富,形态多样的面点制品,并形成独有的特色。在八十年代中期举办的济南首届风味小吃评审会上,命名了87个品种,有汇泉饭店清油盘丝饼、元宝酥、馄饨、油酥小烧饼、三鲜蒸包、油酥糖烧饼、八宝粥,红星饭店的厚锅饼,南门大街一饭店的缸贴,草包猪肉灌汤包,纬三路回民饭店的羊肉焖饼、羊肉油煎包,燕喜堂银丝卷、什锦素包、八宝饭、豆沙包、春卷、油酥烧饼、蟹壳黄、叉子火食、开花馒头、烧麦、水晶包、宴席面点,聚丰德鸭油蒸包、千层脂油发糕、五仁包、八宝饭、豆沙包、荷叶饼、油,便宜坊各种锅贴,雷家粥铺羊肉煎包、油条、炸炉箅,泰丰园豆沙包、薄锅饼、炸三角、蒸包,萃华楼大卤面、炒面,泉城海味馆三鲜烫面饺,心福斋甜食部的粽子、绿豆糕、元宵,新梅村的长清大素包,迎春饭店酥油饼。

    以“五谷为养”是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说明五谷含有人类必需的营养成分,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它起到调剂人们的饮食,又增进人民体质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以优质食材为基础,深入挖掘面点制作工艺和饮食文化,积极开拓新的面点品种,使这些面点制品成为人们既能当主食吃饱,又能上桌配套,增添花色。特别是逢年过节,面点已成为丰富生活、活跃气氛的重要内容,且有利于饮食文化的传承。让济南面点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增添新的内涵,续写新的篇章,扩大范围、增强影响。只要创新得当,遵循科学的市场化操作原则,济南面点必然会在现代旅游经济、文化产业经济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大放异彩,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